IE网址导航

当前位置:IE网址导航 > 新闻资讯 > 新闻头条 > 农民日报四问:今夏罕见高温干旱,为何秋粮还丰收?

农民日报四问:今夏罕见高温干旱,为何秋粮还丰收?

2022-11-07 澎湃新闻 点击:6408

今夏,连续高温干旱,让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的农户张永红为自己种的2000多亩水稻捏了一把汗,不外幸亏有外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他的水稻照旧基础实现了歉收。张永红欣慰地说:“除了200多亩受干旱影响较重,其余的亩产量达1300-1400斤,比往年还要高。”在本年夏天遭遇连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收成着实不错。

今夏以来,为粮食生产“捏一把汗”的不止张永红。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等12个省(市)7月以来所履历的高温少雨天气历程,是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载以来连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平均强度最大的。而这一阶段正是秋粮作物生长的要害期,特别是南方地域部门中稻抽穗扬花、西南地域部门夏玉米抽雄吐丝,高温会直接影响授粉结实。

在这样严峻的“烤”验下,“张永红”们的粮食产量是如何保住的?在南方地域高温干旱造成局部产量损失的情况下,放眼全国,秋粮歉收又是怎样得来的?

南方地域的农业干旱轻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

在不少人的认知里,天一热一干,农业往往要受灾。但实际上,干旱不可一概而论。凭据受旱水平差别,我国习惯上将干旱分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等模范,差别干旱情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差别。

天气预报图上标志的一片红,指的是气象干旱,表现天不下雨,但只要库塘里有水,农田就能引水浇灌。水文干旱一般是在气象干旱的根本上产生的,不降雨招致江河来水少、库塘蓄水偏少,但通过实时打井、应急送水、人工增雨等办法也能为农田“解渴”。而农业干旱才是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的气象灾害,如果在作物要害生育期,土壤水分连续不敷,就容易造成作物体内水分亏缺,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厘清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的观点之后,才可相识本年的干旱情况。有资料显示,本年夏天,南方大部门省份无降水日数达30日以上,最高气温35℃-38℃,大部中央呈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长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低4.9-6.1米。8月底,随着超强台风“轩岚诺”给华东地域带来降雨、华西秋雨为西南带来降雨,除江西、湖南、湖北、贵州部门地域外,大部门南方地域的旱情排除。

可见,今夏的干旱属于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叠加,高温热害和干旱碰头,但由于大部门田块有浇灌条件,农业干旱轻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

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在发扬作用,截断了气象干旱、水文干旱转变为农业干旱的“传导链”呢?

高尺度农田全方位确保“大灾变小”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理,我国南方地域中稻约莫89%有浇灌条件,双季晚稻95%以上可浇灌。

这中间,高尺度农田创建功不可没。

江西省万年县湖云乡是江西省粮食生产的重点乡镇。在今夏旱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里,这里的水稻也能“喝上水”,得益于高尺度农田创建。通过统一计划,外地已往的“巴掌田”“鸡窝地”得以革新。借助抽水提灌设施设备,可将过境的乐安河水提到农田周边的水库里,再通过排灌渠引入农田,实现“大灾变小灾”。

“除了浇灌渠系末了,山区丘陵地块浇灌本事不敷外,一般的高尺度农田,只要有水,就能实现浇灌。”全国农业技能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陈广锋博士表现。

停止2021年底,全国已建成9亿亩高尺度农田。本年1-9月,全国建成高尺度农田7100多万亩。据《全国高尺度农田创建计划(2021-2030年)》,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革新提升1.05亿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革新提升2.8亿亩高尺度农田……“旱能灌、涝能排”的高尺度农田比重提升,不停夯实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根本,增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本事。

不止可以浇灌,还要高效节水浇灌。据陈广锋先容,近两年每年1亿亩高尺度农田创建中,约有1500万亩负担着高效节水浇灌的任务。

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三级调研员胡芹远说,今夏高温干旱对外地的玉米生长有显着影响,但通过接纳水肥一体化技能,不光节省了水资源,提升了水肥资源使用率,有效增强了抗旱本事,而且实现了玉米的节本增产。据先容,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永祥种业有限公司100亩玉米基地使用水肥一体化技能,实现了玉米亩均产量510公斤。这比洪流漫灌的玉米田块,亩均增产120公斤;比没有浇水的田块,亩均增产245公斤。

高温干旱年景,水资源弥足珍贵。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浇灌技能,不光实现了有水可灌,而且灌得节省、高效、智能、精准。

抗旱品种技能推广让作物“更耐热耐旱”

本年8月7日,四川省隆昌市云顶镇方田村千亩示范区头季中稻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753.8公斤,比大面积传统技能增产30%以上。这个产量水平是在水稻抽穗灌浆期一连30余天日最高气温40℃-42.3℃的十分高温天气下实现的。

旱情下的增产奇迹离不开我国的水稻育种创新。

据国度水稻产业技能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先容,比年来,国度水稻产业技能体系凭据四川省南部纪律性的高温伏旱特点,研收回一套“杂交中稻-再生稻优质丰产高效要害技能”。该技能选用优质、高产、着花期耐高温本事强的杂交中稻品种,接纳“免耕、底肥一道清、中苗稀植”为焦点的优质高效栽培技能模式,在灌浆期通过灌水保持稻田一定水层,减轻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记者相识到,自2003年发作严重高温干旱天气以来,抗高温热害就逐步成为我国南方水稻育种的偏向。2008年,原农业部在国度级水稻品种区试中增设耐热性判定项目,主要对中籼迟熟类生产试验品种开展判定。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苏等省一连在省级区试中开展了中稻(主要是中籼)参试品种耐热性判定事情,江西等省积极探索创建适宜本省的品种区试耐热性判定平台。通过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丰两优4号”“荃优华占”“隆两优1988”等耐热中籼品种,大田生产结实率均稳定在85%以上。

比年来,抗旱先进适用技能推广也在加速。

浙江建德、嵊州等地推广的水稻覆膜旱作节水技能在此次灾害中体现出优异的抗旱本事。

种着60亩旱作水稻的建德市杨家水库家庭农场卖力人许潮林,面临高温干旱天气体现得比力淡定,“我一点儿都不担忧,一般都不怎么浇水的,这次实在太热了,所以给它喷点儿水。”2019年,许潮林在中央农技部门指导下,开始实验水稻旱作,不光省水费,而且每亩能增产约150公斤。“幸好接纳了节水旱作技能,笼罩了降解地膜、上了喷灌设施,否则,碰到本年这种高温天,我这整片的水稻可都要遭殃了。”许潮林说。

嵊州市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周政法先容,对一些缺水特别严重的旱地,通过笼罩全生物降解地膜锁住土壤中的水分,安装节水喷灌设施在水稻要害需水期补水,“锁水补水”双管齐下,水稻节水抗旱本事进一步增强,“这项技能让种水稻变得跟种小麦、玉米一样,在抛荒山地、新造耕地、丘陵山坡上也能种。”

据相识,本年8月,根据增产潜力较大、产业开展急需、技能成熟配套等尺度,我国遴选出本年度粮油生产主导品种128个、主推技能114项,不少品种、技能具有抗旱、抗倒等特点,可有效应对倒运天气影响,对支撑粮油稳产丰产发扬重要作用。

指导服务沉究竟确保“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11月3日,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盘田村的水稻种植户李金萍收完了本季最后一批水稻。他大概算了一下,本年抗旱水稻亩产有1000多斤,比去年产量略减;普通水稻亩产在1300多斤,比去年能少200来斤。整体产量比去年淘汰一成多。李金萍陈诉记者:“政府部门给调理了柴油机抽水浇地,另有专门的技能指导。如果没有这些步调,水稻产量大约得减四成以上。”

今夏,由于高温干旱天气连续时间较长,虽然许多中央已经具备相应的浇灌条件,但是热害依然会对粮食作物的产量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将影响降至最低,相关部门实时接纳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步调。

部门协同,加大抗旱支持。中央财政摆设100亿元支持抗旱救灾、重点支持中稻抗旱。水利部两次实施长江流域抗旱保供水团结调理,实时统筹调理60多亿立方米水,支持受旱区浇灌保苗。中国气象局组织各地开展空中增雨作业,共增雨263.7亿立方米……各地也加大抗旱救灾投入力度,受灾地域各级财政累计摆设资金70.4亿元,支持提水调水、打井浇灌、改种补种等步调落实。

实时预警,增强抗旱指导。今夏高温干旱一露头,农业农村部就与中国气象局会商研判旱情开展态势,在中央电视台团结公布5期高温热害和农业干旱风险预警。增强与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相同会商,四部门团结下发通知,细化摆设抗高温干旱保歉收事情。组织专家制定印发南方水稻高温热害防控、玉米抗高温干旱、双季晚稻中后期抗灾夺歉收等6个技能指导意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实时通过“12316”、三农民众号等平台,向生产谋划主体发送高温干旱预警及应对步调。

“有旱必抗、有苗必保、有水浇水、无水打井”,本年南方秋粮生产可以大约降服倒运天气影响,与实时响应、下沉一线的指导服务密不可分。

今夏旱情最重、水稻产量形成最要害的紧急“关隘”,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水稻种植户聂五林的稻田里,来了“大专家”。8月15日,农业农村部江西水稻科技服务小分队成员——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福平、张玉屏等4位专家,对聂五林种植的处于孕穗末期、抽穗着花期等差别生育期的田块“诊脉开方”:尽快从周边田块调水或抽水补灌,孕穗田块保持3-5厘米水层,抽穗扬花期的田块保持8-10厘米深水层,以水调温,淘汰蒸发……

自高温干旱情况发作后,农业农村部派出了10个专家组赴重点省开展巡回指导,派出了包省包片接洽事情组和12个科技小分队赴秋粮重点省份包县包乡、蹲点驻村,指导落实深水降温、小水勤灌、流水散热等以水调温要害步调。

专家气力下沉一线指导,下层农技气力常年扎根一线服务。高温干旱期间,农业农村部紧急公布了《关于组织下层农技人员全力做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歉收农技服务事情的通知》,南方受灾12省(市)农业农村部门也分区域、分作物、分模范制定技能指导意见,共发起16万余名下层农技人员巡回服务。

“一有干旱问题或技能问题,只要打个电话,政府部门人员和技能人员就过来了。”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的农户张永红陈诉记者,政府部门支持了4台水泵、5台抽水车,每台可存30-40吨水,够几十亩水田用。技能员指导他掌握最佳的打药时间,通过无人机,600多亩中稻两三天就打了一遍药。

为从更大范围上落实落细技能步调,农业农村部还公布了《关于全力做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歉收农民领导培训事情的通知》,让农民可以大约学、学得会、会应用抗旱技能,为本年抗旱保秋粮提供人才支撑。

全国秋粮的“大盘子”整体看好

从各方面情况综合剖析,只管高温干旱确实给南方秋粮生产带来了倒运影响,造成部门地域水稻减产。但从影响范围和水平看,南方地域这些年农田水利设施和蓄水保灌本事都显着提升,水稻和玉米品种抗高温特性也显著增强,受高温干旱影响的多是丘陵岗地、“望天田”和部门灌区末了等没有浇灌水源条件的地块。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理显示,本年南方12省(市)中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因高温干旱受灾面积为3119万亩,占南方秋粮的6.1%,仅占全国秋粮的2.4%。南方未受灾的4.8亿亩秋粮,因光热条件好,加上“一喷多促”等步调落得实,有望增补部门区域损失。

更要害的是,占全国秋粮产量七成以上的西南、黄淮海、西北等北方主产区,本年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是近几年最好的。特别是去年受严重秋涝影响的河南、山东、山西,受干旱影响的陕西、甘肃、宁夏,本年秋粮产量都有望规复性增产。

因此,从秋粮生产整体形势看,本年秋粮有望再获歉收的“总账”是有的算而且经得起算的。

这稀有高温干旱下的歉收,扎根于多年来连续创建的高尺度农田,生发自不懈研究推广的抗旱品种技能,得益于上下协同抗高温干旱夺歉收的政策步调滋养,十分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泉源:崔建玲 房宁/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回到顶部
360网址导航 搜狗网址导航 2345网址导航 hao123网址导航 114la网址导航 上网导航 毒霸网址导航 265网址导航 bing网址导航